吳江是魚米之鄉,當然很美啦 ,如果你想來這里旅游,我建議你去一下同里,那里很美的 同里,舊稱“富土”,唐初,因其名太侈,改為“銅里”,宋代,又將舊名“富土”兩字相疊,上去點,中橫斷,拆字為“同里”,沿用至今。
同里古鎮風景優美,鎮外四面環水,古鎮鑲嵌于同里、九里、葉澤、南星、龐山五湖之中。鎮區被川字形的15條小河分隔成七個小島,而49座古橋又將小島串為一個整體。建筑依水而立,以“小橋流水人家”著稱,是目前江蘇省保存最為完整的水鄉古鎮,也是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已列為太湖十三大景區之一。
同里鎮地圖清麗古樸的同里小鎮,水田肥沃,物豐富庶,人杰地靈,素有“東方小威尼斯”之譽。同里的特點在于明清建筑多,水鄉小橋多,名人志士多。鎮內有明清兩代園宅38處,寺觀祠宇47座,有士紳豪富住宅和名人故居數百處之多。古鎮原有“前八景”、“后八景”、“續四景”等二十多處自然景觀,今尚存“東溪望月”、同里“南市曉煙”、“北山春眺”、“水村漁笛”、“長山嵐翠”諸景。
三橋三堂
三堂即嘉蔭堂、崇本堂、耕樂堂。
嘉蔭堂 位于同里鎮竹行街尤家弄口,建于1922年,宅主柳炳南與著名愛國詩人柳亞子同宗。柳業子先生曾在此居住。嘉蔭堂的土建筑俗稱“紗帽廳”,是仿明結構,廳內到處刻著圖案,主要有“八駿圖”、“風寒牡丹”、“稱心如意”等。更為罕見的是,紗帽翅(即棹木)上也刻上了《三國演義》中的“古城會”、“三英戰呂布”、“三顧茅廬”、“草船借箭”等8幅形象逼真的圖畫,這組木雕圖已被《中國戲曲志》收錄。
崇本堂 位于同里富觀街長慶橋北堍,1912年由主人錢幼琴購買“顧氏別業”部分舊宅后翻建而成,整個建筑群體沿中軸線向縱深發展,從正廳到后樓,呈前低后高結構,民間稱之為“連升三級”,是江南宅院縱深擴展的范例。
耕樂堂 位于同里鎮上元街陸家埭北首,是宅第園林,由明代處士朱祥所造,因其號為耕樂,所以此堂取名耕樂堂。朱佯曾協助江蘇巡撫周忱修建澹臺湖上的寶帶橋立下汗馬功勞,撫衙授予他官職,朱祥不愿作官,便辭職回歸故鄉。
三橋指的是太平橋、吉利橋、長慶橋。
太平橋 清乾隆十二年,里人范景烈等重建,嘉慶二十三年修建,光緒二十八年重建,橋為梁式,小巧精致,橋邊有楹聯一副:“永濟南北太平路,落成嘉慶廿三年”。
吉利橋 清乾隆十一年,范景烈等人修建,1988年同里鎮 *** 重建,為半月形拱橋,處太平、長慶兩橋之間。南側楹聯為:“淺渚波光云影,小橋流水江村”;“北側楹聯是:“吉利橋橫形半月,太平梁峙映雙虹”,把相鄰的太平橋名,也鑲嵌在其中。
長慶橋 俗名謝家橋,又稱廣利橋,明代里人陳鋪、謝忱改建,清康熙二十九年重建,同治十二年修建,亦為拱形石橋。1988年對拱面建筑進行加固整修。長慶橋的橋聯是:“共解囊金成利濟,好留柱石待標題”。
陳去病故居
同里鎮三元河畔,有一條石板小街三元街,往西不遠處,便是陳去病故居。大門面街臨河,罩墻高聳,環靜幽靜。進門朝東有一月洞門,楣額“綠玉青瑤館”五字,已是青苔微綠,綠玉青瑤館又稱堂樓,坐西面東,五樓五底二廂房,共有13間,據載,綠玉青瑤館初建于1932年,距今已有六十多年。
羅星洲
羅星洲,是一塊集佛教、道教、儒教三教合一的圣地,位于同里鎮東,是浮現在湖面上的一個小島,只須乘小船前往只須數分鐘便抵達。沿途可欣賞同里湖煙波浩渺、魚帆點點的水鄉景色。放眼望去,眼前就是以煙雨景觀聞名的羅星洲寺廟,像是浮在碧波上的仙境。
據史書記載,羅星洲最早建于元代,后幾經損壞,于清光緒年間重建,當時頗有樓閣之勝,曾在同里老人心中留下不少美好的回憶。及至抗戰,日軍一把火燒毀洲上的所有建筑,逐淪為荒島。至1996年,同里鎮 *** 著手重建,兩年后漸次恢復各廟宇及樓閣等建筑。
現時,羅星洲上有城隍殿、文昌閣、斗姆閣、旱船、曲橋、游廟、荷池、魚樂池等,建筑布局緊湊,集廟宇、園林于一身。。每當夕陽西下,由島上可遠望同里湖萬家燈火,別有一番意境。
師儉堂(AAA)
師儉堂
1.地址:吳江市震澤鎮寶塔街西段。
2.聯系 *** :0512-63787617
3.開放時間:8:00-16:30,全年開放。
4.門票:25元/人次。
5.師儉堂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建于清同治三年(1864),占地面積2700余平方米,建筑面積3500余平方米。師儉堂六進古宅,三條軸線的巧構空間組合,營造出凝重古樸的傳統中式風格,亦動亦靜,亦莊亦諧,兼具官、儒、商三重使用功能,為近代江南民間建筑所罕見,堪稱水鄉大宅門?,F已被評為國家2A級景點。
6.主要特色:集河埠、行棧、商鋪、街道、廳堂、內宅、花園、下房于一體,街中建宅,宅內含街。
7.行車路線:蘇州出發經227省道至平望經318國道往西至震澤,旅游車可直達。
靜思園:靜思園位于蘇州市吳江近郊,同里古鎮往西3公里處,占地100余畝。陳列著大量靈璧奇石,著名的“慶云峰”為大世界基尼斯之最。
肖甸湖森林公園:肖甸湖森林公園面積近4000畝(水面2000多畝),面積之大,綠化之好,生態之佳,江南少有。
平波臺 師儉堂 孔廟 小九華寺 影視基地 圓通寺 陳去病故居 麗則女校 耕樂堂 三橋 明清街 小橋流水 南園茶社
明清建筑群 退思園 羅星洲 嘉蔭堂 崇本堂 珍珠塔景點 王錫闡紀念館 慈云寺塔 慈云禪寺 垂虹橋
柳亞子紀念館(AA)
先蠶祠(AA)
吳江肖甸湖森林公園:公園面積近4000畝(水面2000多畝),面積之大,綠化之好,生態之佳,江南少有……融森林景觀、田園景觀、水網景觀、自然景觀為一體的具有平原特色和內涵的森林公園。同里:位于周莊西面10公里處,距蘇州城也只有18公里,古鎮外四面環水,鑲嵌于同里、九里、葉澤、南星、龐山五湖之中。建筑依水而立,有“東方小威尼斯”之稱。
同里舊稱“富土”,唐初因其名太侈,改為“銅里”。宋代,有文人將舊名“富土”兩字相疊,上去點,中橫斷,拆字為“同里”,沿用至今。
同里的主要特色是:水、橋多,明清建筑多,名人雅士多,以“小橋、流水、人家”著稱,主要景點可概括為“一園”(退思園)、“二堂”(崇本堂、嘉蔭堂)、“三橋”(太平橋、吉利橋和長慶橋)。其中退思園已同蘇州園林一起,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。
2003年,同里榮獲中國首批“歷史文化名鎮”稱號;2005年又被評為“CCTV中國魅力名鎮前10佳”。
同里退思園:
退思園,建于清光緒十一年至十三年(公元1885-1887年)。園主任蘭生,字畹香,號南云。光緒十年(公元1884年),內閣學士周德潤彈劾任蘭生盤踞利津、營私肥己。光緒十一年(公元1885年)正月,解任候處分,旋因查所勛都不實,部議革職位。任蘭生落職回鄉,花十萬兩銀子建造宅園,取名“退思”。其弟任艾生哭兄詩有“題取退思期補過,平泉草木漫同看”之句,可見園名取《左傳》“進思盡忠,退思補過”之意。
退思園的設計者袁龍,字東籬,詩文書畫皆通。他根據江南水鄉特點,因地制宜,精巧構思,歷時兩年建成此園。
退思園,延續蘇州園林的風格,集清代園林之長,小巧精致,清淡雅宜,亭臺掩映,趣味橫生,堪稱江南古典園林的經典之作。園林學家陳從周稱退思園為“貼水園”,孔子曰:“智者樂水,仁者樂山”。退思園是眾多電影、電視劇的外景拍攝基地,最有影響的有《家》、《春》、《秋》、《紅樓夢》、《戲說乾隆》等。
退思園以其深刻的文化內涵,聯接同里淵源流長的歷史,給人以遐想和啟迪。1986年,美國紐約市在該市斯坦頓島植物園內,以退思園為藍本,建造了一座面積三千八百五十平方英尺的江南庭園,取名“退思莊”。小小退思園已躍出國門,走向世界。
2001年,退思園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。
推薦閱讀:
本文部分圖文、音頻、 *** 于 *** 搜索,版權歸版權所有者所有,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予以刪除。
溫馨提示: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,不代表北京戶外網對其觀點贊同或支持。
本站文章發布于 4年前 ( 2021-08-30 )
發表評論
還沒有評論,來說兩句吧...